李茗芳:热议服装制造业的工匠精神
2016-04-15 11:11:07
 

刚刚过去的3月,对行业来说是一个丰盈的月份。不仅是上海的行业上下游五展联动,深圳时装周,中国国际时装周,产品,展览,秀场,紧挨着的还有中国服装论坛等各种脑力风暴场。

在形形色色的场所中,大家有一共同的话题,重要的是回归产品,产品是1,其他的都是0,没有1,其他都不存在。无论是实实在在的展会现场,还是高大上的秀场氛围,还是各种商业模式的探讨,包括我们杂志在CHIC展会现场做的《2016中国服装智能论坛—直击社群经济》论坛,探讨的是人性和社会属性,最终是产品该如何适合这样的人性,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属性。

重要的事要说三遍,终于它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。为什么,今年春节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创下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?为什么,去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占全部访日游客消费总额的四成,人均消费约合1.6万元人民币?原因可能有外币贬值,以及税收低等原因,但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性能和美好体验。

本人也到过日本等地,也一样购买过很多日本的化妆品,电饭煲甚至别的更为夸张的日用品等,千里迢迢,无怨无悔地背回来,最重要的确实是产品品质好,功能性强,以及美观,性价比高的同时满足了一定的消费需求。相信所有的中国游客其实并不爱做这件事,但也正是如此,倒也说明我们国家的产品有所缺失。

今年两会上,李克强总理提倡中国企业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中国的今天,人们对匠人精神的渴求,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。

可以说,世界上完美的事一定是极其严格的心态、不断下苦工打磨出来的。中国的老祖宗不乏这样的案例。鲁班大师的匠心独运,庖丁解牛的游刃有余,《核舟记》的鬼斧神工,故宫的奇珍异宝,诸如此类传承至今的民间工艺技法,以及种种丰富的文化遗产,都是依靠代代传承者们的“工匠精神”,非但如此,怎么能传世永恒,成为无价之宝呢?

工匠精神,就是极致地做产品,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,把品质从99%提高到99.99%。德国制造、日本制造都曾经被认为是工匠精神的最佳诠释。当然,也正是有了乔布斯偏执狂般的挑剔,才成就了今天的苹果。

看今天的中国,则有很多山寨作品泛滥,很多所谓的“短平快”产品,更有很多粗制滥造的东西,让我们把老祖宗的脸都给丢了。心态,浮躁,短视,更有各种经济快速发展期的环境制约,深度追究,是整个社会丢掉了老祖宗的好传统。

崇尚工匠精神,才能让中国制造真正立足世界。服装行业更是如此,只有精工细作,不断创新,完善细节,承载了中国人心灵需求的服装,才能受到世人的欢迎和尊敬。但是,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,工匠精神也遭遇争议.有人说反复磨砺的工匠精神已经落伍,也有人认为,过于沉迷于理想主义色彩。

我们认为,在这个时代,工匠精神依旧有着蓬勃的生命力。人类是追求心灵满足的动物,充满情感的需要,人类需要那种承载着极致品质的产品,来满足心灵的追求。

引用近来非常热的一句话:生活中不仅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意和远方。而具有工匠精神是承载、制造并拥有诗意和远方的核心手段!(作者为《中国服饰》杂志总编辑)(源自:中国服装协会网)